会员书架
首页 > 天下 > 第 101 章

第 101 章(第2/3页)

目录 加书签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,从嘉靖、隆庆朝过来的臣子们,何时见过如此不沉溺于玩乐,反倒对政事有高度热诚的皇帝?感动之余,甚至还有言官上折劝皇帝勿要因勤政而伤神。

    千里之外,被皇帝日夜惦记思念着的某人连连打喷嚏。

    “大人,您没事吧?这里风大,还是找个地方坐下吧。”薛夏看着脸色有点潮红的赵肃,担忧道。

    不知是不是水土不服的后遗症到现在才发作,到了濠境之后,赵肃就大病一场,连床都起不了,自然也没法去看什么战舰,好不容易勉强可以下床了,他也不顾旁人劝阻,就过来了。

    “没事。”赵肃嘴里回答,眼睛依旧眺望着不远处泊在海边的佛郎机船只。

    “大人,我看这佛郎机船,也不过就是比我们的多些船帆罢了,并无出奇之处,大人何故对他们的战舰如此看重?”薛夏对造船一无所知,也不怪他有此一问,如果是戚继光或俞大猷这等久经水战的将领在此,马上就能发现对方的亮点。

    赵肃道:“船帆多,意味着桅杆高和多,而桅杆的数量和高度,又意味着这艘船依靠风力而走的性能好,船速自然也就快。当年永乐年间,我们最好的宝船,桅杆起码有四个,长约二十六丈。”

    薛夏闻言,凝目望去,默默数了一下,不由吃惊:“他们亦有四桅七帆!”

    赵肃道:“不错,如今的万历号,是历经一年,倾尽我大明目前拥有最好造船技巧的工匠,搜尽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造船图纸,也才造出了四桅六帆的船只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与他们的船,也不相上下了。”

    赵肃神情淡淡,毫无骄傲之色:“这只是他们驻扎在远东的一支小舰队,而非他们国家的主力,假如他们的主力战舰驶来这里呢?”

    薛夏一愣。

    两人俱都陷入沉默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赵肃又道:“你再看他们船的两侧,有开合的痕迹,说明在甲板下面,装着火炮一类的东西,一旦有需要,暗门打开,火炮齐放,顷刻即可使敌船受到重创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对方船上首尾:“我们船上也安有火炮,但是这种火炮只能用于固定角度的瞄准和涉及,一旦敌方从两侧进攻,就无法顾及,他们如此的设计,就是把整艘船都武装起来,让敌人无处下手,再加强船只本身的坚固性和行驶速度,这样的舰队在海上几乎是所向披靡的。”

    此时的欧洲人,已经意识到火炮在海战中的重大作用,并制造出船舷炮门,以他们所看到的这艘船为例,上面起码可以容纳五六百人,这意味着西班牙无敌舰队上的配置只会比这更加豪华。

    赵肃在给薛夏普及战船知识的同时,自己心头一直以来的疑问也随着看见这些战船而豁然开朗,他对军事方面并不擅长,更不知道如今欧洲海军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,如今一有对比和参考,大明水师未来的发展,也就马上有了方向。

    这正是他不顾一切想来濠境看看的意义,换了别人,即使明白两者之间的差距,也未必有那个权力去调配各种资源,未必有那个魄力去执行到底。赵肃来此的重要性,不在于他对造船专业多么了解,而是处在他这个位置上,可以推动整件事情的发展。

    薛夏不是蠢人,他显然也明白了,所以径自沉默地听着,良久才问道:“这佛郎机人来濠境,仅仅是为了做买卖吗?”

    赵肃道:“嘉靖三十二年,佛郎机人向官府提出租借濠境,租金为每年二万两白银,朝廷也就听之任之,但实际上,对于朝廷,难道这两万两白银能办成什么大事?无非是觉得濠境不重要,所以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地方而起冲突,但事实上呢,佛郎机人难道是傻子,为何要千里迢迢跑来占据这么一个小地方?”

    “那是为何?”薛夏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开始跟着赵肃的话去思考。

    “因为此地是一个极重要的中转站。往西,可从马六甲,进入印度洋,过好望角,到达他们自己的国家,这就直接避开了陆路上的奥斯曼帝国,无需被他们课以重税,而往东,又可以到日本长崎。在这里,他们只要付出每年二万两白银的代价,就可以得到补给,自由来去。”

    薛夏忍不住问:“难道我大明朝泱泱大国,竟不能将他们驱赶?”

    “以前,朝廷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而现在,”赵肃摇摇头,“即便想做,也暂时没有这个心力,这就又回到先前的话题了,如今的大明水师每况愈下,形同虚设,而朝廷要练兵,要赈灾,哪里都需要用到钱,怎么会希望在这个时候打仗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薛夏久久不语。

    五月傍晚的海风,称得上凉爽,远处晚霞初现,将一切都洒上金黄色的光辉,但如斯美景,两人却都没有心情去欣赏。赵肃大病未愈,身上还裹着厚厚的披风,看起来就像世家公子出来游历,在濠境这个比村落大些,却比县城又小的地方十分少见,引得渔民频频回头,更有少女不时窥看,双颊泛红。

    一阵风吹来,赵肃蜷手成拳,抵在嘴边咳了几声。

    薛夏回过神,“大人,这里风大,我们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两人往回走,迎面看见那位范礼安神父也正朝这里走来。

    “阁下病还没好,怎么就出来了?”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